近日,《环球时报》援引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各县市早年曾掀起“大学城风潮”,争相圈地让大学设立分校。但多年过去了,不少大学城沦为荒芜之地。报道中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校地、建筑面积是大学升格、改制的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各大学想扩大校园面积,地方政府也希望引进大学带动发展而抢着送地,双方一拍即合,衍生从北到南的大学圈地现象。但如今多个大学城纷纷烂尾。比如寸土寸金的新竹县竹北市,圈地近30公顷迎接台湾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的分校。其中台大竹北分校面积达22公顷,当年县政府以1元新台币象征性卖给台大,现在只有2009年兴建的校舍仍被铁网圈起。相隔6分钟车程的台科大竹北校区,7公顷土地如今只有一座研发馆,另有两栋盖到一半的烂尾楼。另一个新大学城的据点“桃园航空城”,之前也吸引7所大学筹设分校、医院及据点,但目前只有2所大学有明显进展,其余计划多数卡关,甚至与市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也已过期。文章分析称,大学城纷纷梦碎,少子化是一大原因,炒短线的政学合作则是问题根源。部分大学分校计划之所以胎死腹中,一是经费难以到位,二是根本还没想好设校计划的内容。当少子化浪潮来袭,大学自筹预算更加困难,自然失信于地方。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台湾建筑学会理事长曾光宗建议,发展大学城须清楚思考定位、功能。大学不只是创造知识的平台,对于有许多企业的城市,应了解彼此需求并有效融合,效益才大。早年台湾地区大学城遍地开花,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而此后“消失的大学城”所上的严肃一课,对我们的大学新校区扩建,大学城建设也是一次警醒。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城建设与高校扩招相伴而生。高校迁入或在大学城建新校区,意义不仅是校园面积扩大,教学设施及学生宿舍等硬件条件的改善。大学城因其集聚性也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和好处,比如促进了各校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去外校听讲座甚至选课;各种体育、生活、娱乐公共设施也可以共享。尽管高校新建校区有其合理性,也有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但也有一度有忧虑声音认为,如果不科学地规划,可能带来新的资源浪费和其他问题。2018年,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加强全国高校布局顶层设计的提案》中提出了有关高校盲目扩张、设异地校区、整体或部分搬迁等问题。教育部对此答复中称:如高校因办学资源紧张而选择在本地适度改善办学条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提升办学质量,我们对此持支持态度;如因贪大求全而盲目扩张,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予以严格监管。另一个或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区域分布呈现“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为疏解城市功能,在所辖周边县域建立大学城或科教园区成为新趋势。地方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吸引多所高校抱团式迁入,短期看能拉动投资,长远看能产出人才,这让一些县域对“办大学”很积极,当然也不乏“双赢”案例。但也有一些位置偏远的县域大学城并不算成功。比如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早在2012年8月就已开工的贵州省某县级大学城,占地约1.5万亩,规划容纳10所大学,在校学生8万~10万人,总投资概算约135亿元。过往信息显示,计划来此办学的除了211高校,还有国外高校。但直至2020年,进驻该大学城的高校只有一所师范学院。另一所本部在邻县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仅在这里短暂办学,后来又迁出。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高校县域办学的现象研究”课题组统计,截至2022年5月,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其余省份都有高校在县域办学,东部沿海地区尤为集中。第21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含县级市),已有76个县有高校入驻,入驻高校(含校区)185所。课题组研究人员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全国至少将新设置数百所高校。由于中心城区缺乏建设用地,多数新设置的高校建在县域更现实可行。而且县域办学有利于乡村人才振兴、科技振兴、文化振兴。但我国县域之间差异较大,高校情况各有不同,并非所有的县域都适合布局高校,也并非所有的高校都适合在县域办学,需要理性看待。高校县域办学应因校施策,因地制宜。譬如明确发展定位,校县企融合发展。突出县域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改革培养模式,适应多样化生源。创新内部生态,吸引高层次师资。校地协同,融合共生,才能实现县域高校高质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若. 收割红利不成,岛内大学城纷纷烂尾[EB/OL]. [2024-02-28]. 环球时报.
[2]高宏赋, 刘承波. 从高校县域办学看乡村振兴[N]. 《光明日报》, 2022-06-07(15).
[3]王峰, 韩甜. 部分省份叫停“县域高校”:“县县有大学”需人口、特色产业支撑[EB/OL]. [2022-05-12]. 21经济网.
来源:麦可思研究(ID:MyCOS_Research)。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不代表小木虫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