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条理清晰、豁然开朗,成为了上过陈岘《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书院》课的学生们最多的评价。学生踊跃参与,老师推陈出新,近日,陈岘被评为2023年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教师”。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能做的就是给学生们注入更多的兴趣。”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这讲的就是讲如何起卦。”记者走进陈岘的课堂看到,学生的课桌上均摆放着50根算筹,他们正跟随陈岘的讲解,学习卜卦方法之一的大衍筮法,如古装剧中常出现在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一般,学生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陈老师的课极为难抢,开课即爆满,课堂常常出现旁听生‘蹭课’,教室座位坐都坐不下。”一同学告诉记者。其实,课程过于“火爆”也让陈岘多了几分“幸福的烦恼”:“因为感兴趣的同学较多,本来这门课是每年开设一次,现在我努力做到每学期开设一次。”
这门课究竟有怎样的魔力?陈岘介绍,课程开设之初,他将拉进大家与传统文化、古代经典的距离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的古代文化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生活中常用的很多成语都出自《周易》,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与文化传统相关的内容,但大家并不清楚。由此,他以“卜卦”为切入点,进而让同学了解《周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和实践。
陈岘的教学思路,一直都围绕着“兴趣”二字展开。教学设计之初,他就将其设计成“三七开”,即30%的课堂学习和70%的实践考察学习。
在岳麓书院,走进六君子堂,听所祭祀的六位对书院发展和建设有功的先儒的历史故事;在长沙市博物馆,在观看展陈遗迹的过程中听上古时期作物的加工处理方式;在米粉研究院,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磨米浆、制米皮的传统“非遗”工艺……“打卡”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陈岘和学子们的日常。
“要将传统文化讲得有意思、有意义,要让选择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同学们有更多的参与感和更好的体验感。”陈岘说,实践地点的选择和顺序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书院》课程的年度主题是“多元交织的湖湘文化”,一步步将湖湘文化的起源和演进过程串联起来。
岳麓书院2022级本科生熊宇璇说:“在老师的讲解之下,春秋笔法跃然纸上,稍显枯燥和复杂的公羊学文献也变得有意思和有条理了。”
据了解,这门课程集合了各方资源,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加强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于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们无法随时找到准确的方向与正确的方法,但每当开启一个新阶段,我们都需要穷尽想象力,学会积极应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作为导师的陈岘,也将自身开放、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学生。在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下,陈岘定期与同学们交流阅读与思考的收获,更为灵活地和同学们一起寻找兴趣方向,而不是要求学生向导师的研究方向看齐。
“我发现大学生们现在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思路常常会给我惊喜。”陈岘利用读书会鼓励学生们多查阅文献,自己发现问题。作为体育运动爱好者的他,擅长篮球,定期参加定向越野、皮划艇、乒乓球赛,就连比较小众的射击、冰壶、壁球也都玩过。多才多艺的老师,让学生也因此打开了生活、学习与传统文化连接的大门。
岳麓书院2022级本科生孙小羽上过陈岘的《春秋》经典研读课程后,就将课程内容与趣味运动相结合,呈现了一番活学活用的书院特色赛事风采;2022级数学系王欣怡同学把编程、人工智能和《周易》相结合,尝试着做了一个基于大衍筮法的易学软件……
对此,陈岘感慨道:“在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能得到这么多同学的认可和亲身实践,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他看来,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更为必要。始终好奇、不断追问、勇于尝试,才是他最想让学生们追逐的本质。
文章来源:三湘都市报、帝都高校圈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