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因实验室被强行关闭在门口过夜?上海公卫中心及本人回应

2024-04-30
13:45:25
0
5899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国际顶尖的病毒学家张永振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称“上海市公卫中心”)的实验室被该中心领导强行关闭,张永振为此不得不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



张永振是中国病毒学家,在冠病疫情暴发不久,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带领研究团队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1月11日率先向全球公布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Science 杂志评价该序列的公布是全球抗击冠病疫情的转折点,为国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当年张永振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单(Nature’s 10)。


张永振   图源:Nature


4月29日凌晨,上海市公卫中心发布《情况说明》,对此事通报。


上海市公卫中心表示,近日,我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将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院始终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员及学生开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图片截取自上海市公卫中心公众号


上海市公卫中心前身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在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市公卫中心市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据官网历史资料,该院原本只有1100张床位的金山院区在疫情最高峰时的单日收治记录突破过2300人。


目前,这起事件就发生在这家和新冠疫情有重大关联的医院。同时,事件中的焦点人物——张永振、范小红等,也与新冠疫情关联颇深。


张永振是全球最早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的科学家,而范小红在2020年初就去往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了最早期的新冠患者救治,后任上海市公卫中心院长,现任是公卫中心党委书记、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内科诊治,尤其是肺部肿瘤的诊治及生物免疫治疗。从微博的发文记录记录来看,张永振和上海市公卫中心的历史积怨至少有两年多了。


范小红,图源上海公卫中心、网络


此次事件的起因是张永振实验室协议的履约问题。在4月27日晚,微博用户“@年年在搬家”发布长文称(目前微博已被清空),张永振研究员团队遭到不公平待遇,被要求在两日内搬离实验室。


具体而言,据4月27日晚发布的微博用户长文,2018年3月底,上海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正式达成为期5年的科研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张永振团队在公卫中心的工作将于2023年3月结束。


然而,据前述微博用户,2022年10月31日下午,公卫中心原副院长沈银忠(现任院长)、科研科科长彭建涛、人事科科长惠晶晶三人告知张永振,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的合作协议到期,从11月1日起不再合作。另外,协议中规定的公卫中心拖欠的科研经费(共计700多万元)、张永振与团队成员应得的劳务费、科研奖励等(共计300余万元)经多次沟通反映后如今未落实。


此外,除了实验室协议的履约问题,前述用户还发布了其他内容,包括上海市公卫中心没有给张永振办理入职导致其在2020年9月就是“事实上的失业者”,张永振团队被停发科研经费导致科研受阻,团队被“阻碍新冠溯源科研工作”,团队另一负责人被撤除P3实验室主任一职等等。



随后,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目前来看,在上海市公卫中心的回应中,仅涉及到“两日内撤离”部分的回应,理由是实验室需要改造。不过,上海市公卫中心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也做过相关安置方案的提前告知。


4月29日凌晨,张永振本人通过微博转发了前述用户的长文,并在29日9点57分发布新文章。张永振微博发文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上海市公卫中心凌晨发布声明后的一些异议,主要围绕公卫中心所声称的“有事前告知”和“有妥善处置”。


张永振发文称,公卫中心于上周四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仅用一分钟宣布P3实验室要升级改造,勒令其团队两日内搬离,在场成员均未听到具体搬去何处的安排。


针对公卫中心的安排,张永振提出,公卫中心没有考虑新安排的实验室能否满足其课题组当前的实验需求。他们组有大量病原未知样本,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至少要在P2实验室进行,“据我们了解这位老师的课题组目前并没有备案的P2实验室。”同时,今日公卫中心直接关闭实验室,其团队成员也主动向院方领导提出诉求和协商意愿,但公卫中心再没有给出任何搬迁方案。



张永振的微博名是“张永振2001”。2001年是张永振开始接触病毒学的第一年。


张永振等人在武汉市中心医院 图片来源于张永振微博


此前,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读完本科,学习畜牧专业,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学习免疫学。1998年博士毕业后,他继续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下称“微生物所”)做博士后,从事感染免疫研究,也在此第一次接触到了细菌。



2019年5月20日,张永振教授回到母校石河子大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以“2000个新病毒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如何实现从初学到世界领跑”为题的精彩报告,并受聘为该校名誉教授。


直到2001年,张永振开始研究病毒,在微生物所负责出血热实验室。在接受“摇摆编辑小组”采访时,张永振将选择病毒学的原因归结于“重要性”。他认为人类发现了抗生素,已经有办法对付细菌了,但病毒还是太神秘,因而研究病毒更重要。


在“入行” 头个月,张永振梳理了出血热这种病毒传染病的研究历史,发现以往国内研究都侧重对出血热的普通流行病学研究,对背后的生态学和遗传学规律涉及较少。他认为,要把病毒视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存在,由此才能在人类和病毒之间建立一套预警机制,避免让一个未知的病毒引发传染病,甚至带来大流行。


一年后,2002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成立。张永振所在的微生物所改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也随之进入CDC。


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张永振带领团队鉴定出新冠病毒,并率先向全球公开分享了基因组序列。


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团队获得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全面分析了测序数据,绘制出其基因组图谱,并构建了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人上发现。


据《财新周刊》的报道,获得该结果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立即向上海市、上海市卫健委和国家卫健委等主管部门报告。1月11日,张永振研究团队将测定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共享到了病毒学组织Virologic.org网站和GenBank上,成为全球最早公布该病毒序列的团队。


来源: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周刊、微博等。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不代表小木虫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