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Conf学术知识】如何写好一篇学术文章?(附详实攻略二)

2021-10-27
15:55:02
0
1457

上文从选题和文献方面阐述了如何写好学术文章,本文将从论证的逻辑、学术文章的修改和结尾,学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论证的逻辑


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然而,当前众多的学术文章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学术文章的,所以学术文章常常缺乏深度。论证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学术文章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剥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好的学术文章,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论证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要强。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

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专业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撰写学术文章时,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因为,中国有一代学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能确跻身于知名学者之列几乎凭靠个人努力达到的,但这种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点,而不可能成为治学严谨、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学者、思想者。


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当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这样的精神,做历史研究的不愿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现实研究的不愿做田野调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

殊不知,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学术研究因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同样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伤害,即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尊严,也无所谓学术权威可言。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而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观点的科学性。

预设观点然后来找材料这是宣传的基本方法。当前学术的科学性越来越被宣传性所取代,原因在于:

当今行政干预学术的现象非常严重,学术质量(评奖)、学术水平(各种学术称号)、学术考核等都是行政领导来评价的,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级别甚至与学术水平成正比。在行政干预之下,学术就越来越多地为行政服务,从而使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为政治宣传服务。

一些学者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的行政级别而不断做政治宣传的“学问”,学理性的研究被束之高阁,应景性的宣传文章则一挥而就,但往往是正确的空话、无用的废话。三是宣传性的“研究”比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容易出成果,而且也轻松。看积分报纸,浏览几个主流网站的文章,就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而且,只要政治正确,这类文章不愁没有地方发表。学术界的浮躁也就可想而知。


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学术学术文章肯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口语强调是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学术文章并不是要大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如果都能听得懂,那就不是学术学术文章了,那就是日常的讲话了。有一种观点在嘲笑,学者的学术文章时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种学术文章对社会根本就没有用。

我觉得这种观点实在是肤浅可笑。学术学术文章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学术文章了,学术学术文章肯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学术学术文章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发展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是当前的普罗大众能不能看得懂和听得明。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


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学术文章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当前学术的浮躁特别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成果,从而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例如:随意使用数据。学术学术文章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是权威性的数据。然而,由于当前数据发布的机构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究一下机构本身的权威性,结果所用的数据被学界所质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失去了真实性。

包括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一样,近年来,外国著作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甚至译著中曲解了原著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使用这些翻译著作时没有认真挑选,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学术文章中,导致学术文章出现一些硬伤。此外,研究的严谨性还可以从使用文献中体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版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版时间,这也是学术文章的严重硬伤。如《邓小平文选》(1-3卷)其出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关于调查的可靠性在于,调查的手段是否可行,抽样的方法,以及统计的方法等。


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学术学术文章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的,而不是从核心观点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离主题。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这个目的,学术文章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学术文章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学术文章。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的修改和查证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性。

1.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

其一: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斟酌。主要是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虎头蛇尾;或者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

其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

其三:斟酌文句,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其四:查证文献,是否存在着文献的错误。

其五:核对数据,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

其六:核对注释,看是否存在差错。


2.如何对待编辑部的修改意见


其一:在正常情况下,编辑部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而没有任何新意的情形下和没有人脉的情况下,编辑部不会对没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改意见。

其二: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野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

其三,如果编辑部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编辑部认为说的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

其四,不要以为编辑部可以刁难,多次的来往只能回使学术文章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时多余的,编辑部也会反复推敲的。


▎学术文章的结尾

学术文章的结尾既是整篇学术文章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因而,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学术文章的整体品质。从当前的学术学术文章来看,结尾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其一:学术文章根本就没有结尾,当论证完毕后,学术文章就嘎然而止。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其二: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因而没有体现结束语的作用。

其三: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上来,从而显得太平淡。

其四,太简单,有结尾与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尾就没有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我认为至少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从宏观上对学术文章进行观点性的总结。前面主要是论证,证实或者证伪,但尚未突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结尾来提炼作者的观点,使读者更清楚作者的观点。

二.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前面的论证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不能展示作者的文笔,但在结尾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文采来归纳和抽象学术文章的要义。

三.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可随心所欲题“想法”。如果仅仅是提“想法”,没有被证明的“想法”,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一个假设性的观点决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想法”才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


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同样渗透到学术领域,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通过学术学术文章的大跃进而成就自己的虚名,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学术荣誉和学术奖项,最终捞取相应的学术地位。结果,有的就不折手段,通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

当前,学术不断、学术制假造假行为在学术文章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抄袭剽窃。或抄袭观点,或抄袭材料,或抄袭段落,或抄袭文献,或将别人的文章略作改动整体性剽窃,或仅仅是把题目改动署上自己的名字。

2.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规定学生发表文章必须把导师的名字署上,甚至要求署名第一作者,但导师并没有审阅文章,一旦文章被人举报,导师就千方百计回避;或者公然宣称自己不知道,是学生自作主张署上的。

上下级同事关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者是下级刻意为领导捉刀代笔;或者是上级借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

3.篡改文献和数据、故意断章取义。主要是不愿意去核对数据和文献,而自己的学术文章可能又特别需要这样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只好对边缘有数据进行为我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的观点进行刻意地曲解,或断章取义地引用,以迎合自己研究的需要。

4.注释有误或做“伪注”,如前面所说的张冠李戴。

5.低水平重复。不愿意去阅读文献,因而不知道学术发展动态,导致自己的研究在重复着前人的研究,甚至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究。

6.转引二手文献并且未核对导文献导致以讹传讹。

7.只引证自己的学术文章,自我吹嘘。

8.阅读中文文献却引用外文表达文献,结果弄巧成拙。

9.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

10.转引外文注释却不注明原出处,让人难以查找原文献,难以辨认其真伪。

11.一稿多投,有的甚至是略作一点“乔装”后就投给不同的多家刊物


作者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总编。

更多学术干货,欢迎关注MeetConf—专业的学术会议服务平台!一站尽享全球优质学术会议、一站式参会投稿、海量学术资源。